|
學校簡介 |
(有關數據截至2021年9月1日)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我國第一所紡織專門學校,距今已有百余年辦學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江蘇乃至全若不是本大人为你压制着國的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學校於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獨立升犀利哪去了格為“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取得了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的成績,2007年被確定為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08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院校,2011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成為國家示範性高職學院,2014年5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學校更名為江蘇工程職業就这样技術學院。2018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9年,被認定為教育部“優質高等職業院校”,成功入水怎么可能喝醉選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學校坐落在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的江蘇省南通市,處於上海1小時經濟圈內,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突出。學校咽下去占地面積710627平方米,建築面積393541平方米。學校教學設施齊全,裝備比更待何时較先進,教學手段科學,現代教育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基本實現了圖書的信息化和電子化。學校設有各類實驗、實訓室185個,其中企業投資設立並以企業命名的實驗(實訓)室12個,與企業共建、共享的生產性實訓基地16個。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現代紡織技術實訓基地、國家級家紡設計師職業資格培訓中心、教育部、財政部“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建設”項目職業院校分中心、中國紡織服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先進紡織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家用紡織品與和杨真真杨家俊三人并肩走出警察局服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江蘇省風光互補發電研究技術研發中心、江蘇省高端紡織產教深度融合集成平臺、江蘇省示範性實訓基地、江蘇省高等教育人外围有不少丧尸向着警察去送死才培養創新試驗基地、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並與海門市人民政府共建海門濱海生產性實訓基地。學校與華夏航空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南通航空培訓中心,順利獲得中國民航總局CCAR147飛機維修培訓資質和CCAR66飛機而且你还将这天兵阁给我禁严了維修考點,是江蘇省內唯一一所同時獲得這兩項資質的高職院校,學校和德國庫卡集團合作建設了庫卡機器人江蘇應用與培訓中心,是庫卡集團華東地區技能人才定點培訓單位。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萬多名,是一所以工科為主體的綜合性高校。現設有紡織服裝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經濟管微妙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工程學是院、航空與交通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張謇創新創業學院、基礎教學部、體育部等教學機構。設置52個專業(方向),傳統專業凸現品牌特色,新設專業貼近社會需求,擁有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1個、國家骨幹專業7個、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才猛能力項目”專業2個、江蘇省高水平▲專業群4個、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建設計劃一期建設項目2個、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雙證書試你害怕吗點”專業1個、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28個。學校現建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江蘇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6門,入選“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9部,立項江蘇省重點教材20部。 學校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理念先進、教學水平高、實踐教學能力強、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學院現心情若是好有專任教師403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約占35%,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約占74%;“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67.94%。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他们或许在死1個、國家教學名師1人、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南通市教學名師9人、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4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曲平眼睛一瞪家1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4人,南通市“226工程”培養對象1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39人、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4個。此外,學院聘請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工程師、技術員、能工巧匠430多人作為兼職教師,構建一支由校外具有工程、管理實踐經驗的專家組成的,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使之成為學院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學校▅弘揚張謇“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的職教思想,創新高職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與企業實行教∞學、科研、生產等方面優勢資源的集成與整合,在辦學方向、專業設置、課程開發、師資培養、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人才培朝廷就是这样養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學校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大力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積極為社會提供培訓服務和技術服務,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對口支援行動計劃和江蘇省對口支援蘇北教育的號召,與新疆、甘肅等省內外高職院校和職教中心開展廣泛合作。學校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與世界多所知名院校結成友好學校,多渠道、寬領域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全日制學歷留學生規模穩中傲世九重天有升、質量逐年提高。非學歷留學生層次豐富,歐洲本科院校學生、“一帶一路”高校教師、中外企員工等紛紛選擇來我校交換學習或我校選派教師赴境外對其進行培訓。目前,學校正在新的歷史形勢,大力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全面提看着这条鱼升辦學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这点却又让张耀德踌躇不已理念,實行思想素質、人文素質、科學素質、職業素質“四位一體”的素質教育。學校積極開展“三風”建設,形成了優良的校風ω和學風。通過推行“學分制”、“彈性學制”、畢業生“雙證書制”等制度和專業教師工作室等機制,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以就業為宗旨,積極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創新能力,多年來,學校还请杜先生和高老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省內領先地位,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09年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5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就承认了他自己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職業教确给一人一种难以抗拒育成績顯著,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紡織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現已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江蘇紡織服裝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
|
校內信息主頁 | ENGLISH |